市場上常見的貴重金屬而又用於鑲嵌珠寶的大致有黃金、K金與鉑金。由於它們在外觀乃至屬性上都有不少類似的地方,人們對它們的認識似是而非,容易產生混淆。這一期的“認識貴重金屬”我們就來淺談黃金、K金和鉑金。
“足金”最為人熟悉,以足金為材質做成的首飾有龍鳳手鐲、項鍊等等。純黃金是24K,純度接近100%,它具有高延展性與較低的硬度,比起K金和鉑金更容易加工塑形,但是也使得足金首飾容易受擠壓而變形。足金首飾多用於收藏投資,以及用作婚嫁、壽辰送禮。一般不用足金來鑲嵌貴重的鑽石、珍珠等以避免輕微的碰撞中使寶石脫落損失。
在黃金中加入其它的金屬元素製成黃金的合金,就是K金了。K金的主要成份還是黃金,以黃金元素含量多少衡量。18K金含黃金量為75%(即18/24),又稱“750”。西方國家常見的還有14K和9K,同樣是指黃金含量,相比18K,14K和9K的含金元素百分比較少,分別為58.5%和37.5%。
我們看到的鑽石首飾或其它珍珠寶石首飾,有許多是用K金來鑲嵌的,因為K金的硬度更大,首飾不易變形扭曲。合金中不同金屬的顏色使K金呈現出除了黃色以外,還有白色和玫瑰色等顏色效果。白K金含金+鎳、鈀、鉑金/銀/鋅;黃K金含純金+銅;玫瑰金含純金+銅+銀/鋅;等等各種顏色。
由於顏色多變且設計多樣,K金在時尚珠寶中佔有很高的重要性。平日購買K金首飾,要注意成色不要選太低的,以避免因為成色太低造成褪色。
白金是鉑金(Platinum, PT)的俗稱,鉑金是珠寶行業常用的貴金屬之一。由於產量最少,價格也較高。 純白金首飾的主要材質就是鉑金。鉑金雖然外觀上和K白金以及純銀相似,但是因為鉑金比重高,相比K白金和純銀更有質感、更厚實!
認識了貴重金屬中的黃金、K金和鉑金,當我們在購買首飾的時候,除了著眼漂亮的款式以外,更要考慮不同材質的特性,這樣才不至於在花錢之餘吃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