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公認國際標準標價的昂貴鑽石,一些商家竟能亮出3.5折甚至3折的“優惠價”。這樣令人乍舌的折扣究盡怎麼來的?
鑽石切工切進消費者“肉裡”
滬上寶玉石協會的珠寶評估專家張國明等,日前曾連袂投書本報,揭穿某些商家借“南非鑽”混淆視聽蒙客宰客的把戲,如今再次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“獨門秘訣”檢測公式,以方便廣大消費者自己也能評估售出鑽石的商家是否牟取“暴利”蒙客宰客。
凡切割1克拉鑽石,一般都需要3~4克拉的毛坯鑽石,一些鑽石商為節省加工成本以牟暴利,往往偷工減料,將一些並不符合加工尺寸的毛坯鑽石湊合加工(行話稱保分量),一般僅用2克拉的毛坯鑽就能“將就”出1克拉的成品鑽了。
胖或瘦皆可
疑此舉終究要露馬腳,因為國際公認的標準切工,對成品鑽的每個光學角度等均有嚴格規定,偷工減料無非不是直徑上就是高度上“縮水”,那就必然要改變光學角度,整體造型上變瘦呈“煙囪管”狀!
當然,對以門外漢居多的買家來講,這一切不僅太專業,肉眼也不能覺察,專家們提供檢測公式卻有助你明察秋毫。
切工上做手腳
鑽石交易素有遊戲規則,即以國際公認的重量、顏色、淨度和切工“4C”為評定標準,故價格一直相對穩定。正規管道進口的鑽石,均須徵收17%的增值稅、5%的高消費稅,以及諸多行銷費用,零售淨利一般很有限。況且鑽石銷售都附有鑒定證書,標出的資料買家都可核對,“真要牟取暴利,都在切工這個‘C’上做手腳為多!”
此文章為WithLove唯愛鑽飾網(http://www.withloveco.cn/)原創所有,如欲轉載請必須注明出處。